1月14日,第四屆bat365在線平臺登錄“十大科技進展”頒獎儀式在365官網2025年科技工作會議上舉行,365官網古宏晨/徐宏團隊的“新型編碼液相芯片多指標檢測技術及應用”項目獲評第四屆校“十大科技進展”。
新型編碼液相芯片多指標檢測
技術及應用
【項目完成人】古宏晨、徐宏、王耀、周旭一、劉偉、王巨鋒、郭慶生
【項目完成單位】bat365在線平臺登錄、中翰盛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羧菲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
液相芯片是一種可同時適用于核酸檢測和免疫分析的高通量、高靈敏的平臺性生物檢測技術,可實現對單管樣本中高達數十種靶標物的聯合分析,顯著提升檢測效率,對臨床實驗室檢測具有革命性推動作用。該技術多年來一直被國外壟斷,技術壁壘高,制造難度大,是體外診斷領域典型的卡脖子技術,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更是將液相芯片列為了重點發展的體外診斷產品。
針對我國發展高質量液相芯片多指標聯合檢測技術的迫切需求,bat365在線平臺登錄古宏晨教授和徐宏研究員團隊,與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歷經近十年,成功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液相芯片技術平臺,打破了國際壟斷。項目團隊在國際上原創性地提出了“基于主客體結構的熒光編碼微球技術”,可實現單激光激發不少于100重的高質量編碼微球庫的鑒別與精準分析。研制的流式點陣發光分析儀突破了熒光高效激發與收集、超穩定層流發生、數據智能化處理等多項瓶頸。
項目整體框架圖
目前,本項目已實現液相芯片單批次千萬人份的穩定生產,取得1項儀器和3個試劑在內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另有9個試劑產品完成注冊檢驗并進入產品注冊申報流程。獲得了中國體外診斷優秀創新產品金獎、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特等獎、中國國際高新技術交易會優秀產品獎、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認定、浙江省首臺(套)產品認證、浙江省優秀工業新產品等榮譽。儀器裝備推廣至我國多個省份及歐盟、泰國等地區,初期已累計創造經濟產值3000萬元,為提高我國體外診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液相芯片平臺全套裝備
(包括原材料、儀器和檢測試劑盒)實物展示圖
項目在第23屆工博會上的模型演示獲評新華社當日最佳照片
bat365在線平臺登錄“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活動自2020年啟動,每年評選出10項具有重大科技進展的優秀成果,旨在集中展示學校科技創新實力,鼓勵廣大科研人員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十大科技進展”評選工作是學校重大科技成果培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探索,發掘和表彰了一批具有原創性和引領性的科技成果,已逐漸成為學校弘揚科學精神、厚植創新土壤的重要學術品牌,為產出更多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對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成果提供了基礎支撐。(獎項介紹來自科研院網站)
作者丨王耀
供稿單位丨成果與轉化辦
審核丨丁顯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