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10日、1月20日,bat365在線平臺登錄-青浦高級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科創實訓營”在bat365在線平臺登錄徐匯校區成功舉行。8日上午,bat365在線平臺登錄副書記朱春玲、bat365在線平臺登錄基礎教育辦公室副主任劉軼昆、bat365在線平臺登錄教師代表湯耀輝、楊建龍、胡海波會見青浦高級中學校長蔣偉勇一行,全體營員在徐匯校區教三樓參加了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結束,同學們前往紅太陽廣場合影留念。
此次“科創實訓營”為青浦高級中學的同學們準備了豐富的課程和實踐活動,學術理論和實踐研究課程分“探秘疾病”、“智能生物芯片”和“智能醫學電子信息”三大主題,借助生醫工學院一流的科創平臺和師資力量,旨在普及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優質教育,培養具有綜合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人才。
“探秘疾病”課程以細胞與動物模型作為探索疾病機理、研發診斷及治療方法的基石。“探秘疾病”實踐營精心規劃了原理啟發、實驗操作、數據分析三部分。在原理啟發階段,湯耀輝老師通過深入講解疾病原理,幫助學生熟悉腦卒中的發病機理與種類,深化對腦卒中生理變化的認知。進入實驗操作階段,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動物模型制備、行為觀察、解剖,以及組織切片制備和熒光成像,同時開展細胞模型實驗。最后在數據分析階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報告,將實驗數據轉化為成果。
“智能生物芯片”實踐營開展了一系列聚焦生物芯片技術及其應用的實踐項目。采用理論課程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的模式,助力學生深入洞悉分子診斷的原理、應用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在實踐營中,楊建龍老師悉心傳授學生制備生物芯片的流程,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芯片并精準解讀芯片所產生的數據,以實現對特定疾病或問題的輔助診斷。學員們將親身參與到生物芯片的實驗與研究中,在動手操作的過程里探索科學的奧秘。
“智能醫學電子信息”實踐營旨在通過搭建AI賦能的心電圖儀原型系統,幫助學員掌握電子電路、計算機系統、軟件技術以及深度神經網絡等關鍵技能。胡海波老師從模擬前端信號處理開始,講解心電信號的采集、放大與濾波等基礎技術,然后深入探討模數轉換和單板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學員將通過單板機實現心電信號的采集、處理與分析,掌握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方法。核心部分是結合AI與深度學習,學員將學習如何利用深度神經網絡對心電信號進行自動診斷與異常檢測,從而實現智能化的醫學分析。
8日下午,為了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學校的深厚底蘊,邀請同學們一起觀看交大宣傳片,并為同學們精心設計了有獎知識競答活動,同學們積極踴躍參與,在緊張刺激的競答中,不僅檢驗了自己在宣傳片中所學到的知識,更通過相互切磋,進一步加深了對交大的認識。
9日上午邱廣宇副教授帶來了一場聚焦演講表達的“表達的邏輯”講座。講座伊始,主講人拋出“井蓋為何是圓形”的有趣問題,瞬間點燃學生們的好奇心,活躍了現場氣氛。圍繞課程目標,主講人詳細闡述了構建演講邏輯的方法,深入解讀金字塔原理,點明構建金字塔需自下而上思考,表達時則要自上而下呈現。同時,對邏輯順序、銜接技巧及視覺輔助工具的運用展開細致講解。值得一提的是,為加深學生理解,主講人巧妙地將中醫望聞問切與生物醫學工程技術診斷引入,類比闡述演講邏輯的科學性與嚴謹性。通過此次講座,學生們收獲滿滿,不僅掌握了演講的邏輯技巧,更拓寬了思維視野,為同學們后面在演講及表達方面的展示奠定了基礎。
10日中午,董浩云航運博物館參觀活動,系統呈現了中國從古代到近現代航運業的發展脈絡,見證中國航運從無到有、由盛轉衰再到復興的歷程。深入了解董浩云這位 “世界七大船王” 之一的成長歷程、創業艱辛與偉大成就,體會他的開創精神、愛國情懷以及對航運事業的執著追求,從他白手起家建立龐大航運王國的故事中同學們獲得激勵和啟示。
20日下午,科創實訓營的課程匯報展示活動在一樓會議室順利舉行。此次活動中,八個小組的學員進行了各自項目的展示,每組同學分享了他們在課程中獲得的技術進展與創新成果每個項目都體現了學員們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以及跨學科合作的能力。
經過緊張的展示和評審,最終評選出三組優秀作品。并為每位團員頒發了結營證書。此次匯報展示活動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也激發了他們對智能醫學和跨學科研究的興趣。
通過為期4天的系統學習,營員們在團隊合作、項目開發與創新應用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為未來的學習、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供稿單位 | 公共平臺及實驗室辦公室
作者 | 田佳嬋、劉貝、王嚴增
審核 | 胡海波、孫建奇